17732605906

商标都有哪些种类?

联系我们

  • 桂林昆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联系人:王经理
  •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商标都有哪些种类?

商标都有哪些种类?

作者:桂林昆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2-06-13 08:34:54

众说周知,关于商标的分类可以大致的分为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其他种类的商标类型呢?因为对于商标种类来说,随着定义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形式的商标分类,不过呢关于商标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这些:

商品商标

指使用在实物商品上的商标。

服务商标

一般使用在商业性质的服务项目,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普通商标

普通商标最常见,指一般的经营者自行注册,由自己使用的商标。

集体商标

集体商标是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表明成员资格的标志。

证明商标

由具有某种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主体使用,以证明原产地、原料、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文字商标

就是指纯粹使用文字。

图形商标

指用几何图形或其它事物图案构成,使用在商品或服务上的标志,图形商标具有便于识别的特点。

组合商标

由两种或以上的商标要素组合使用在商标或服务上,具有图形并茂、形象生动、便于识别等优点。

1月4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公布新修订的《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新《标准》由商标局与商标评审委员会共同修订,分不得作为商标的标志的审查、商标显著特征的审查等十大部分。此次修订增加了声音商标审查标准、审查意见书的运用标准等内容。

据了解,修订《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是为了适应《商标法》第三次修正,进一步规范和做好商标审查和商标审理工作。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借鉴国外审查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商标审查、审理实践,对《商标审查及审理标准》进行了修订。

据介绍,本次修订新增了声音商标审查标准、审查意见书在审查实务中的运用标准、《商标法》第十九条第四款的适用标准、《商标法》第五十条的适用标准、《商标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审理标准、利害关系人的认定标准,并针对《商标法》第十条的部分修改对审查标准进行了相应修订,同时删减、新增了部分审查案例,丰富、完善了商标审查和审理标准的内容。

现在是知识产权的时代,大家对知识产权也越来越重视了。在桂林商标注册过程中,商标查询是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通过商标查询,了解申请商标与他人的注册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从而降低商标注册的风险,提高商标注册的成功率,避免造成时间与金钱的浪费。下面就跟大家说说商标查询注册的相关知识。

(1)近似判断:一般来说,商标查询是按照商品或服务的类别进行单类别查询,例如想要注册计算机类商标则需要在第9类中进行近似查询,应从商标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或者商标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等方面进行判断,如两商标的共存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则会被判定为近似商标。但目前在商标局使用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中,还存在着跨类别近似的问题。

跨类别近似,是指不在同一大类别的商品或服项目,在功能、使用方法和用途、销售渠道等方面均具有极高的类似性,因此互相构成近似商品或服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申请人在两个类别中分别进行商标查询。不过,鉴于这种跨类别近似的情况太特殊,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两种类别往往却有可能造成近似,所以商标查询是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还是建议申请人咨询有丰富商品分类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尽量避免因跨类别近似而造成商标注册失败。

(2)判断商标是否缺乏显著性:根据商标法的规定,缺乏显著特征的标志不授予商标专用权。我们在分析一个商标是否存在显著性时,主要会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构成商标标志本身的各要素(包括含义、呼叫和外观构成等),如过于简单的线条或图形,过于复杂的文字、数字、字母、图形,或过于复杂的要素组合等情况,都不适合作为区分商品来源的标志。

2、商标与指定使用的商品联系过于紧密,如,使用商品的外形作为商标,无法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也不便于在消费群体中将这些特定的商户与其他同业者进行区分,此类商标即为缺显。3、商标指定使用商品的相关公众的认知习惯,商标作为区分商品或服务提供者的标志,其识别的主体就是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相关公众。

申请商标注册的首要工作就是商标查询,商标的查询阶段是决定商标能否成功注册的关键因素,了解商标审查标准及评审规则,对商标近似判定,及商标是否违反规定的判断准确,对商标注册成功有很大的帮助。

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很多人总是分不清两者之间的区别以及联系,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关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知识。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一般纳税人,什么又是小规模纳税人。实际上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是增值税管理下的两种模式,也是对缴纳增值税的公司或个体的一种区分。

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是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2018年4月份修正),而且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正确核算增值税的三大对象(销项、进项和应纳税额),也不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而且一般纳税人可以进行健全的会计核算,能按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

小规模纳税人与个体工商户之间是交叉关系,其中既有关联又有明显的差别。小规模纳税人里有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里有小规模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可以转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只要满足前文提到的一般纳税人条件,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一般纳税人可以转为小规模纳税人2019年12月31日前,一般纳税人可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如果连续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应税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则应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而且,转登记纳税人按规定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那么在注册公司时我们是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呢?

首先看公司规模,如果公司投资规模大,预估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建议直接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如果估计公司月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因为从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将享受到增值税免征政策。其次看买方,如果你的消费者预计主要是大客户,那么他们可能很难接受3%征收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建议直接认定一般纳税人;如果消费者很少有大客户可选择小规模纳税人。

同时还要看抵扣,如果公司成本构成中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占比较高,进项税额抵扣较多,预算增值税税负能够低于3%,建议选择认定一般纳税人,否则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如果是13%税率的轻资产行业,增值税税负较高,也建议选择小规模纳税人,否则选择一般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的基本认定程序如下:1、纳税人提交申请2、税务机关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3、税务机关实地查验,出具查验报告4、税务机关给出认定结果以上就是关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版权所有:桂林昆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